【语文】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讲【谢文辉】
【课标要求】
1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。
2、能用普通话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默读有一定的速度,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200字。
4、能借助词典阅读,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,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。
5、能联系上下文的优美词语、精彩句段、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。
6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、精彩句段、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。
7、诵读优秀诗文,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。
【教学目标】
一、基础性目标
1、学会并能准确运用本单元生字词。
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或讲述几则寓言故事。
3、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地基础上体会寓意,并能联系学习、生活实际,
谈一谈感想
二、发展性目标
1、运用所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、读懂,初步养成学生主动适应、自主发展的能力。
2、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,联系生活,体会故事中的道理,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。
3、“深挖掘,广积粮。”以一篇带多篇,拓展阅读面。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,寓教于乐。
【教学内容分析】
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《寓言两则》《惊弓之鸟》《画杨桃》和一篇略读课文《想别人没想到的》及一个《语文园地》组成。单元专题“怎样看问题、怎样想问题”贯穿教材始终。
四篇课文形式多样,有寓言故事、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,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。每篇课文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。《亡羊补牢》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,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,就不算晚。《寓言两则—南辕北辙》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。《惊弓之鸟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、勤于思考,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。《画杨桃》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,会有所不同,教育我们做事、看问题要实事求是。《想别人没想到的》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,想另人没想到的。这四篇课文所说明的道理,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。
《语文园地》安排的内容也与本单元专题紧密联系。“口语交际”和“习作”中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,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。“读读背背”是一些有关思想方法的谚语。“成语故事”《买椟还株》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、舍本逐末的人,将其与成语故事《惊弓之鸟》整合起来进行教学,使学生对成语故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。
另外,在基础知识方面本组教材也体现了整合性。如《语文园地》中“我的发现”栏目编的两组句子中的第一句分别选自课文《南辕北辙》和《想别人没想到的》,因而将此项内容放在教学《南辕北辙》后进行教学,给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和感情色彩提供一个具体的语境。
【教学重、难点】
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。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“怎样看问题、怎样想问题”,联系生活实际,体会故事中的道理,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。
【解决重难点的措施】
《寓言两则》在读通课文,解决了字词后,可以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,并联系课文理解课题,
在理解课文时,师通过提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,领会寓意。
《惊弓之鸟》这个故事不但要学习汲取更赢善于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,还要明白惊弓之鸟的含意,会用这个成语来比喻。
《画杨桃》我准备在通读课文后,以“文章讲了什么,受到什么启发?”由切入点,引领到文章中老师最后的话和前面父亲的话,进行重点研读。
【课时划分】
寓言两则 2课时
惊弓之鸟 2课时
画杨桃 2课时
想别人没想到的 1课时
语文园地三 3课时
单元复习 2课时
【研讨】
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,体会故事寓意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