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教学内容】
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:一是表内乘法的意义和2-6的口诀;二是用表内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,即“解决问题”。
【教材分析】
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、认识。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,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,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,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、分析、比较,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。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:一、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,引出乘法运算;二、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,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。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,激发学生操作、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,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。
【教学目标】
基础性目标:
1、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,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。
2、认识乘号、因数,会读写乘法算式。
3、熟记2-6的口诀,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。
4、二是用表内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,即“解决问题”。
发展性目标
1、在讨论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2、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。
【教学重点难点】
1、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,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。
2、正确读写乘法算式
【教学建议】
1.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。
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例题时,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,也可以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,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。
2.加强观察、操作活动的教学。
有乘法意义是指导计算的基础知识,为了突出意义的教学,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内容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、形象、具体的材料入手,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“数学化”的过程,在观察、猜测、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,引导学生动手、动脑、动口,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,感知概念的形成,在观察、操作活动中,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规则,做到活泼、有序和高效。
3.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,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,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,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,从而发现、提出和解决问题,并加以综合运用。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上,教材提供了一幅幅图文并茂、生动有趣、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,这些内容恰当真实地反映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。在教学中,教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,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,分析和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,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进行探索和解答,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,体验到问题解决的乐趣,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。
【教学课时】
1、乘法的初步认识…………………3课时左右
2、 2——6的乘法口诀
5的乘法口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课时左右
2、3、4、的乘法口诀………………4 课时左右
6的乘法口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课时左右
复习和整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 课时
【问题讨论】
如何解决学生会背诵口诀但不会用口诀的现象?
评论